(新闻中心记者:杨言)
对于喜欢频繁跳槽的大学生,用人单位常常称他们为“闪辞族”。如今“闪辞”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近日出炉的一份调查显示:职场新人三年内变动两次以上工作的占57%,其中变动三次以上的占32%。(——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辞职本是正常的事情。但当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闪辞”现象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时,我们不禁要思考,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选择“闪辞”理性吗?大学生毕业生由于薪资低、加班时间长、任务量大、发展空间小、难以适应公司生活、不能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等原因,就可以在还没有对工作有清楚认识的情况下就选择潇洒走一回吗?这就是大学生所谓的双向选择,利己利他吗?显然不是的。作为大学毕业生,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来面对自己的就业入职。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避免“闪辞”现象呢?
明确目标,合理规划,找到定位。专家分析许多大学生“闪辞”与目标不明确,盲目从职有一定的关系。许多人对自己没有清楚的定位,找到工作就先入职,而一旦入职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想跳槽寻找其他理想的职位。所以确定职业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定位职业很有必要。
认知企业,避免盲目,做好先苦后甜的准备。很多人对企业的理念、文化、管理方式、发展前景认知尚浅,盲目地应聘入职后,发觉在企业的发展空间不足、待遇不高。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应对困难和抵抗挫折能力。初入职场,应做好吃苦的准备。作为成年人,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辨力,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对“闪辞”说不。
脚踏实地,多方学习,避免急于求成。部分用人单位、企业在招聘中对“闪辞族”越来越谨慎,招聘者选择频频跳槽的求职者时会格外慎重,而稳重踏实的员工则更受欢迎。初入职场,察觉工作不合适,不要急于放弃、跳槽,可以踏实地学习一段时间,了解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当理性胜过感性时,再决定是否跳槽。
即将踏入职场我们应遵守职场规则,适应职场的各种挑战。理性跳槽,理性做事。“闪辞”使辞职者浪费大量了的时间和精力,错过了技能提高的机会;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是影响工作环节的进行、人才再招聘与培训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继续升温,我们应该理性思考,莫让企业或是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大折,莫让“闪辞”去透支别人对我们的希望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