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小回执误露大信息
时间:2012-11-13 18:32:29

(新闻中心记者 于欢)

    每天中午申通、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的快递车都会来到河北经贸大学第一餐厅旁边。当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把包裹带回宿舍时,却把收货回执单随手丢进垃圾桶里或扔在路上,把个人信息暴露在阳光下。

    一张快递的收货回执单到底会记载多少个人信息呢?以记者在路旁拾到的申通快递的收货回执单为例,个人信息一览无遗:收件人的姓名,手机号码,地址,邮编甚至还有收件人在网络的使用网名。

    对于快递包裹的接收者来说,这些重要信息在回执单上处于完全公开的状态。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将拾到的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推销人员和诈骗分子,这恐怕就是经常会接到保险推销电话和售楼信息的原因之一。快递单上所标明的住址,特别是家庭住址也为小偷提供了便利。网络和报纸上曾多次报道过小偷扮作快递人员行窃的案例。2011年7月,福建省厦门市一女子遭入室抢劫被杀害,凶手就是通过快递单上的信息找上门来的。

    快递单、银行业务单、身份证复印件、火车票(特别是带有身份证号码和二维码的火车票)等等记录了我们个人信息的物品,同学们都应谨慎处理。把快递单上的姓名,电话等重要信息涂掉后在丢进垃圾桶;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不要同时出现的同一物品上;身份证复印件上要表明用处,如“仅为XX银行申请基金使用——不做它用”;火车票如果不是报销用,一定粉碎后再扔。不要让小小的回执单,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作案工具。

    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是一个好习惯。不让居心不良的人有机可乘,同时也能为自己的生活营造一个没有“污染”的良好环境。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