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任何"零报考"都与爱国无关
时间:2012-11-06 19:03: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王海)

    最近几天,一则关于“中国海监零报考”的新闻,出口转内销,在中日两国都引起了关注。许多不明就里者看到新闻后,不免沮丧,甚至颇有疑虑,有的还在网上发起了牢骚。

    起因是,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结束后,一家公务员辅导机构统计发现,中国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有7个岗位无人报考,其中包括东海分局6个执法船船员岗位和南海分局1个执法船轮机员岗位。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紧张时刻,对“中国海监零报考”,有日本媒体解读为:钓鱼岛形势存在激化可能,中国人害怕危险不敢上前线。

    《日本经济新闻》还将此事与“日本人踊跃报名海上保安厅队员”进行比较,称今年秋季进行的日本海上保安学校入学考试申请者人数为去年的2.5倍,达到了7708人。并据此认为,中国人的爱国心都是假的,颇有些幸灾乐祸,洋洋得意。
 
    其实,稍作深究,我们就能发现,所谓“中国海监零报考”的消息,往轻了说是“标题党”,往重了说就是“假新闻”——事实是:中国海监并非无人报名,只是若干门槛过高的岗位无人能够通过报名审核。因此,根本得不出中国年轻人不敢上前线的结论。如果能负责任地前后多看一眼,就能发现和海监相比,“零报考”更多的则是国税部门。这种选择性关注和选择性解读,不看全局,不求真相,可以说是故意的一叶障目。

    再说,国家公务员考试岗位繁多,不管考生报考什么岗位,都是其根据自身专业、能力、特点而做出的自由选择,既不能罩上“爱国”的光环,也不能给扣上“怕死”的帽子。报考任何岗位与否,都不至于和爱国直接挂钩,更做不出任何具有说服力的解读。

    爱国是一种蕴含于内心的深厚情感,它没有程式化的标准,不能简单作出判断,更不能随意贴上标签。爱国不像电影台词一样挂在嘴上,也不像舞台动作那样时刻流露精于表现。爱国情怀是内在的深沉的持久的,一个多月前发生的“打砸抢烧”不是爱国,如果运动式、一窝蜂、不讲自身条件、不讲岗位要求,一味报考海监,那只能叫不论理,同样不是真诚的、负责的爱国行为。

    广大年轻人的爱国情怀,不可能被各种片面的、歪曲的解读所轻易否定。但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人主动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前线去,是其爱国情怀最直接最集中最纯粹的表现。相信,有志于国家海监执法事业的年轻人很多,那么,国家的相关机构和部门,也应该给他们提供相应和必要的机会。

    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中,海监若干岗位符合条件的报考者为零,本身也说明了岗位条件设置的不合理,门槛过高——结果是一方“求贤不得”,一方“报国无门”,白给了外媒一个造谣歪曲的话题。建议相关机构根据现实情况,不拘一格,放宽报考条件,严格岗位培养,给予合理待遇,让有志于海监执法的年轻人能够有机会实现梦想,挥洒热情。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